邀請資訊老師當好搭檔

資訊老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可以請資訊老師提供哪些協助呢?

軟硬體環境建置

  • 「好借的教室」:請資訊老師製作電腦教室的使用登記表,讓有興趣的老師進行預約登記,活化資訊設備使用率。
  • 「好用的電腦」:請資訊老師協助更新作業系統(如果系統為XP,請更新到SP3版本),或安裝適合均一運行的瀏覽器如chrome。
  • 「好用的帳號」:拜託資訊老師協助建立與開通可註冊/登入均一的學生帳號,如以OpenID, google教育信箱帳號等管道進行(各種註冊與帳號的詳細說明請見第四章的「三招就建好線上班級」)*
  • 課前建置帳號,就能無後顧之憂專注使用均一;另外,當學生忘記帳號密碼時,資訊組長能於課前先提供班級的帳號密碼表給授課教師,或協助重新設定該學生的帳號密碼,學習不中斷。
  • 「好順的網路」:請資訊組長協助測試校內一個班級同時上網時,網路速度與頻寬是否足夠。若不足,考慮購申請一條中華電信ADSL或光纖網路來解決。

協助引導學生

  • 教導學生基礎資訊科技能力:請資訊老師在資訊課教導學生基本的中、英文輸入、註冊個人email,以及記住帳號密碼的方式(如將均一的帳號密碼抄寫於數學課本的第一頁)。學生對於基礎資訊能力越熟悉,越能減少導入均一的障礙。另外,亦可與學生分享使用軟硬體的相關知識,如選用自己的耳機、選擇適當的瀏覽器、系統更新等基礎知識,對於學生面對無所不在的資訊科技,也能培養正確觀念。
  • 帶領學生操作均一的基本功能:若資訊老師在資訊課能帶領學生熟悉均一的基本功能,授課教師將能更專注在翻轉教學上。
  • 基本功能包含:
    • 註冊、登入:教導學生使用資訊老師準備、或學生自行申請的信箱進行均一的註冊與登入(若為這種狀況,建議老師登記學生的帳號與密碼統一管理),請學生不要任意變更密碼、以及忘記密碼所可能帶來的困擾,以免將來無法登入。
    • 影片、習題、設定目標、加教練、課程對照表、計算紙等重要功能瀏覽:現在的學生都是自小浸潤在3C環境中「數位原住民」,藉由資訊課讓學生自由摸索、熟悉這些功能,輔以資訊老師提示引導,使用均一時將更加順手。
    • 登出:學校的資訊設備通常為多人共用,讓學生了解結束使用前需要登出、避免讓其他學生誤用他人帳號、培養資訊安全的素養。

問題解決、教師增能與培訓

對於非資訊專長的老師來說,往往會擔心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或翻轉教學時發生問題,將影響寶貴的上課時間。因此,資訊老師能否協助授課教師排除故障、解決軟硬體問題,是一大關鍵。資訊老師除可機動性到場或駐場協助外,亦可彙整各種故障與問題解決SOP,幫助一般老師排除上課障礙。

另外,邀請資訊老師辦理一般教師資訊能力增能研習,除了適合學生的內容外,電腦教室中各種設備(如廣播系統)、均一的教練功能、各種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或教案)的統整與交流,也是值得推動的項目。

資訊科技問題解決的培訓不僅限於教師,亦可延伸到學生上。如龍埔國小的施信源老師培訓出如「資訊股長」的學生小幫手,就幫忙解決不少使用上的問題喔!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