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把能量點數當作成績依據

情境:老師為了讓學生更積極使用均一,便把虛擬的能量點數轉作正式成績。有些學生便耍耍小聰明,一邊播放影片,一邊上臉書聊天。有人對某些概念比較了解,作少數幾道題目便達精熟狀態,有人拼了命演練好幾輪才達到相同水準,卻因為作答題數較多而累積較高點數。

  • 均一的點數機制主要在於記錄學習歷程,讓學生感受過去努力的成果,因此單憑能量點數的多寡並無法判斷使用者的整體學習表現。而且過度以能量點數為成績依據,也會引誘出學生的投機行為,使學習本末倒置。

  • 教師應向學生說明,能量點數是自我評估的參考,只適合拿來跟自己競賽而不是跟同學比拚。

為了創新而創新

情境:老師是個很熱衷於學習新觀念的人,聽聞均一的優點後就開始找學生試用,也隨機在課堂上應用均一教學。學生一開始覺得挺新鮮的,但過了一陣子後就提不起興致了。

  • 任何創新改變都要思考目的何在,認清所要處理的問題後,做起每一件事才會正中紅心。

  • 想改變,一定要讓學生了解為什麼,學生接受之後,推動起來才會更順利。

  • 告訴自己,不要把翻轉教室當成一種很炫、很酷的教學展覽,以免徒具形式而無學習實益。

完全依循成功案例來操作

情境:老師在網路上聽聞某位老師運用均一教學的成功經驗後,興致勃勃的全套複製其操作方法,但用在自己班級上卻沒有相同成效。

  • 成功案例只能提供大原則、大方向的啟發,老師不應該一味照著操作指南全盤套用。

  •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不同科目施行都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實施前應該先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與老師的人格特質,適度調整樣版的操作步驟。

  • 實施後,要隨時觀察學生反應,隨時修正教學方法。

未與正式課程互相搭配

情境:在學校統一規定下,老師乖乖依照時間安排學生進電腦教室使用均一,但原課堂仍然維持舊式教學方法,沒有與均一互相搭配。學生覺得這堂課好像賺到了,不用呆坐在教室裡聽老師長篇大論;老師則覺得麻煩透了,還會佔去原本上課時間,嚴重影響進度。

  • 第一線教學工作者的意願永遠是最關鍵的,學校全面實施之前應該先徵得大部分老師的認同。

  • 均一的功能雖然豐富,但還是要與正式課程搭配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尤其當中的「精熟機制」與「教練功能」是輔助學習不可或缺的功能。

  1. 精熟機制:作答者必須答對一定比例的題數才能達到精熟狀態,在此之前不能跳躍到下一個單元,以免學生作了一堆題目卻沒有一個單元熟悉。

  2. 教練功能:均一會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並產出系統性報表,老師可藉此掌握每個人的狀況,及時協助學生澄清迷思概念。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