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龍潭區 潛龍國小 王培菁老師

</br>教學地點:電腦教室 </br>使用載具:桌上型電腦 </br>教學時機:課中時段 </br>學校類型:市區中型學校 </br>班級人數:約30人 </br>分組人數:每組2人

踩在數位潮流尖端上的翻轉教學法,似乎總少不了一個畫面:課堂上人手一台平板電腦,大夥兒面露笑容,一同馳騁在無線網路上共同學習。難道,這就是翻轉教室構築出來的高門檻嗎?

其實,這只是資訊導入教學的其中一種型態而已,想翻轉教室,並不一定得在行動載具上萬事皆備,只要能夠彈性結合均一平台與教學方法,就算「行動不便」的電腦教室也能順利翻轉。例如潛龍國小王培菁老師從學生五年級開始就在電腦教室利用均一平台進行課後評量,直到畢業前兩個月才試著在原教室發給平板電腦,並且調整教學方式。這一年半的準備期雖久,對她來說,卻是踏上偉大航道前的必要試煉。

均一評量結合動態教學 翻轉孩子的數學興趣

最早,校長只是試探性詢問剛接了高年級班的培菁願不願意參加教育部的「四校導入試辦計畫(全名?)」,她上網瀏覽了一下均一網站,發覺其中別有一番趣味,便扛下這個重責大任。在資訊組長幫忙建立好每個人的帳號、密碼後,培菁就帶著學生進入電腦教室認識平台的影片、習題、設定目標、知識地圖、點數徽章等功能,並讓他們反覆練習登入、登出。至於課堂上頂多利用單槍投影機來佈題,其餘大部分還是維持黑板上的講述方式。

到了五年級下學期,培菁接續參加教育部的「磨課師計畫」,均一平台也在此時公布了跟教科書進度互相搭配的「課程對照表」,培菁靈機一動,便在每個單元教學完畢後領著學生進電腦教室,以均一習題進行課後評量,即時檢測對該單元的熟悉程度。

在此之前,培菁總是疑惑著孩子們每天交上來的數學作業總是一百分,但考試時卻又不是如此。她又發現,班上至少一半同學日日都要向安親班報到,代表作業本上的答案極有可能不是出自孩子之手。如今,培菁白天在學校利用均一平台即時評量,馬上就能知道學生對課程內容到底吸收了沒。

然而,課後評量從五年級下學期斷斷續續施行到六年級上學期,半年的時間過去,培菁沮喪的發現學生成績似乎沒什麼起色,老師必須重複講解的次數也不曾稍減,焦急的她再度翻箱倒櫃尋找其他錦囊妙計,此時,深埋腦海已久的共學概念又浮了出來。

其實,培菁班上的座位早就編為5人一組,組員必須聯手討論題目、提出答案,但這種分組模式僅限於國語課,而且以5人之數,常常有組員晾在一旁,無法充分融入其中。因此培菁默默盤算改為2人共學已有多時,只是礙於課程進度的壓力以及數學堂數的限制,始終不敢貿然嘗試。

不過她看了看月曆,第一次段考已然結束,距離畢業只剩短短兩個月時間,再不試驗就沒有機會了,於是培菁鐵了心跟學生說:「老師想要改變上課方式!」

這個大膽提議獲得多數孩子的認可,而且培菁翻了翻教科書,發現餘下的單元是「基準量和比較量」、「怎樣解題」及「柱體表面積」,這三者都沒有固定的解題公式或技巧,必須綜合以往學過的概念全盤思考,相當適合放手給學生分組討論。培菁隨即將全班26位同學拆成兩兩一組,由程度高者帶領程度低者,彼此指導、討論及共學。

有了「師徒制」之後,小老師們幫培菁減輕不少教學重擔,讓她可以花更多時間關懷學習弱勢的學生。例如班上有一名特殊生一遇到不會的題目就急,急了就哭,淚水常像水龍頭般汩汩不絕,培菁往往得先處理他的情緒問題,再來解答他的數學問題。

與此同時,也有人在均一平台的刺激下,對數學越發感到興味,不僅挑戰完六年級的所有技能,還一路越過三角函數,直攻微分的灘頭堡,甚至央求媽媽買了一本《生活中的微積分》(書名再確認)給他閱讀。還有一次,隔壁班老師不經意聽到他對另一位同學說:「欸,我昨天有看到你上均一耶,你練習了15分鐘,你不管做什麼我都知道!」那位老師續聽之下,才知道他們師徒之間互加教練,以督促彼此累積點數徽章。

儘管學生有此傑出表現,卻不表示全班都能跟上自學的腳步,培菁就發現放學後仍會上均一練習的只有固定5位左右,而且多半在段考前才會上去複習。接下來無論她怎麼獎勵其他學生,大家始終無動於衷,培菁只好把「預習」的精神移植到課堂上,要求學生上課時觀看影片,並設計不同活動激發他們思考,果然成功翻轉孩子對數學的挑戰心理。

師徒聯手 二人共學

培菁的翻轉教室最主要奠基在2人共學的師徒制上,這個方法促使小老師願意拉同學一把,讓培菁得以把心思放在個別指導及差異化教學上。不過分組前必須花一番功夫判別每一個孩子的特質,避免組員的人際問題阻礙了學習效果,這有賴師生的長期相處及班級經營之道。其分組方法如下:

  1. 分組以2人為單位,由學習成就高的搭配低的、中等搭配中等的,原則上雙峰盡量搭配在一塊。其中一位稱為「老師」,另一位則喚作「學生」,雙方常須合力解開老師佈下的題目。此外,可以請師徒二人在均一平台上互加為教練,發揮相互砥礪的功效。

  2. 老師必須相當熟悉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編組時務必讓師徒之間彼此互補,或至少沒有衝突。例如培菁班上的特殊生自小有過動傾向,注意力難以集中,個性也較衝動,因此培菁便幫他安排具有耐心、細心及情緒起伏不會太大的小老師,並且鼓勵小老師說:「我知道你的學生是個『資優生』,但我認為你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一定可以可扮演好小老師的角色;而且如果面對這樣的學生都能克服了,那以後就沒有什麼事難得倒你了!」

  3. 性別也很重要,由於高年級已經漸漸進入青春期,男女之間常有一條無形的分界線,因此建議將同性編為一組,減少雙方互動時的顧忌。如果無法湊得剛剛好,也可以找關係較熟稔的男女同學搭配在一塊。

  4. 師徒座位採兩兩並排,全班的陣型則規劃為ㄇ字型,這樣老師可以環顧所有人,也方便四處走動巡視各組解題情形。

  5. 由於打破原先的教室規劃,必須充分向孩子溝通分組的意義。一般來說,學生長期以來都習慣在學習上單打獨鬥,若突然將兩個人的學業獎勵掛勾在一起,一定會有人不適應,甚至擔心被隔壁同學拖累,因此培菁便事先跟學生娓娓道來:「大家一定會覺得『我自己都應付不來了,怎麼有辦法教人家?』可是相比起來,你們比老師更懂得同學之間的溝通方式,教學的效果也一定比較好。而且老師只有一個人,不可能在課堂上一一指導,如果你自己已經學會了,那適時幫助別人是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呢?」

  6. 至於特殊生或配合度較低的學生,只要沒有干擾隔壁同學或課堂活動,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又師徒共作題目時,若有其中一人不配合,亦可僅針對願意配合者加分。

教學兼具動與靜 給每個孩子表現舞台

完成師徒制的配置後,課堂活動也要跳脫傳統單方講述法才能提供師徒共學的機會。老師可利用若干技巧引導師徒互動:

1. 如果其他課堂未採用師徒制,數學課開始前便請學生依照「老師」與「學生」的位子盡快就座。有學生請假時,得先幫落單的人暫時重新編組。

2. 第一階段,讓羞於上台的學生有表達機會。老師首先講解今天的主題,再要求所有人用5分鐘時間「預習」課本指定頁數,同時提醒「老師」務必協助「學生」理解。

在這5分鐘內,開放3組舉手向老師解釋課本傳達的概念,但老師盡量挑選程度最弱或最不擅長表達的3組。選定後,親自到組上聆聽,並指定「學生」講解,「學生」答得出來,兩人才能一起加分。答對者,請他們起立接受全班掌聲。

同一時間,還得同時兼顧「老師」的表現慾望。在分組討論時間完畢後,開放一位同學自願為全班講解概念,並詢問全班:「大家聽得懂嗎?」如果不懂,就要他再解說一遍。此時多半是「老師」踴躍舉手,講解完畢即給予掌聲及加分,老師再補充闡述一次。

3. 第二階段,讓程度較佳的學生一展長才,可採搶答賽。首先要求所有人向後轉,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難度較深或數字較大的題目,待哨音一響,全班馬上轉過來舉手搶答,取最快的前三名發給紙片,限時寫下答案,答對即掌聲鼓勵並加分。

另一種方式是限時賽。同樣要全班向後轉,接著寫下題目並吹響哨聲後,全班轉過來立刻提筆作答,再嗶一聲,所有人立刻「蓋牌」,不得再動筆。然後左右鄰居交換批改,答對者起立接受掌聲並加分。賽事完畢後,老師要統一講解概念。

4. 第三階段,對全班佈進階題,可採2人共作或個人練習。若是前者,先對各組發下一張紙片,再將題目投影在牆上,請各組用5分鐘時間在紙片上解答,老師則四處巡視,確認「學生」的理解情形,適時介入指導。

等到時間屆滿,所有組別全部「蓋牌」,不得再改。接著開放一位自願上台的「學生」公布答案以及分享解題過程,並詢問全班是否聽得懂。如果答案正確且解釋完滿,給予師徒二人掌聲及加分;如果答錯或無法精準解釋,可由同組「老師」登台救援,此時分數加給「老師」。

有時可同時佈多道題目,讓各組完成指定題後,在時限內繼續挑戰更進階者。最後,老師統一講解所有題目,再將各組的答案紙交換批改,或由老師收回來審閱,答對者均能加分。

5. 後期培菁班上引入了平板電腦,她便交替以均一平台佈進階題給學生。不過培菁利用的並不是練習題,而是將教學影片按暫停,讓畫面停留在幕後老師講解的例題上。等到各組討論、解題、蓋牌、分享的活動結束後,再讓各組用平板電腦將影片看完。有時均一找不到適合的題目時,可以上「數學練習題」網站尋找素材,但這個網站僅提供答案,沒有解題過程。

課後評量 即時檢測單元吸收程度

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培菁即在每個單元教學結束後帶學生進電腦教室進行課後評量,頻率約兩週一次,每次連著兩節數學課。這項措施在六年級下學期課堂翻轉之後仍然延續,但同一天內不會又上進度課又課後評量,兩者會分開進行,以免學生吃不消。

1. 電腦教室雖然是一字排開的座位,但課堂開始之前仍請師徒倆坐在一起。

2. 請全班進入均一平台按照課程對照表找到相對應的單元題目,開始各自演練,同時宣布20分鐘後統一切換回老師的電腦畫面。

3.學生解題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有四種方法可以交互使用:

(1) 請同組「老師」指導「學生」。

(2) 如果自己的「老師」不會,可以離開座位請教別組「老師」,各組「老師」們也可以聚在一起討論題目。

(3) 老師逐一走動巡視,一有人呼救就立刻過去指導,或是透過後台觀察每個人的作答情形,發覺有紅色掙扎狀態者,便適時介入關心。

(4) 遇到大部分同學卡關的題目,若有少數人解開,可將全班畫面切換至那幾位其中之一的電腦,請他為全班講解;也可以切換回主畫面,由老師統一指導。

4. 時間到了後,檢視每一個人的熟習程度,若有人在指定範圍內達到藍色精熟狀態,就呼喚他們起立接受全班掌聲以及加分;尚未作完題目或還不熟習者,則繼續作答至下課。

蓋章記點加掌聲 引發學生自信心

改變之前是需要醞釀的,培菁從學生五年級開始就給予許多口語表達的機會,並養成他們不訕笑別人發表內容的雅量。六年級下學期翻轉後,再結合諸多蓋章、記點、換禮、鼓掌等方法,終於激發半數以上孩子勇於發表或至少不畏懼公開講話的自信心。

1. 培菁班上的獎勵系統分為兩種,一種用於班級經營,一種用於數學課,前者以蓋獎章為主,後者則兼用獎章及記點。

獎章必須先銷去平時的不佳表現,比如上課遲到、作業不交、亂丟垃圾等,才能往上累加並兌換禮品,像是文具、飲料、「免死金牌」(減少罰寫次數或豁免寫週記)、跟老師吃飯等。

記點則限用於數學課,每記一點,就可以在課餘時間使用平板電腦5分鐘,但因平板電腦已鎖住諸多功能,因此學生多半僅能拿來上均一。

除此之外,頻繁使用愛的鼓勵加「讚」,讓學生當場感受萬民擁戴的榮譽感。

2. 數學課獎勵的機會很多,例如分組時間跟老師說明解題過程、上台發表、主動提問、搶答成功、書面答題正確、課後評量過關等都可以,老師可視情況決定蓋章或記點。另外,如果不是搶答時間,盡量點選數學程度或表達能力落後的學生。

3. 獎勵又分為團體跟個人,大部分時候師徒間的獎勵是連動的,也就是「學生」要準確解題,兩人才能一起加分,否則單憑「老師」一人再強也無濟於事。培菁還會強調,只要「學生」的段考成績比起上一次進步,就會給「老師」大大加分,但退步絕不扣分。這是除了行間巡視外,最能促使「老師」樂意教導「學生」的方法。

靠著長期相處與敏銳觀察,培菁充分掌握每一位孩子的數學程度及人格特質,翻轉教室施行一段時間後從未有人提出更換「老師」或「學生」的請求,分組討論時也相當熱烈。儘管目前仍無法讓學生回家自主觀看影片或練習題目,但培菁相信,把正確觀念交給孩子後,未來他們升上國中,遇到問題時或許會想起曾經陪伴他度過數學歲月的有趣平台,然後轉身拾起、回頭自學。 @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